分類
書摘˙Books

找到自己的「才能」和「興趣」- 為《發明癌症試紙的男孩》作序

以下文章為我替《發明癌症試紙的男孩:看一位少年科學家如何以創新思維改變世界》一書作序的內文,有興趣者可至博客來頁面參觀,選購。


「在你心目中,在地球度過完美一週的方式是什麼?」這是我看《發明癌症試紙的男孩》一書,最敲擊我心的一句話。

近來我到許多地方演講,分享奇點大學的學習經驗和體會。我常在思考,除了指數型發展的科技發人警醒外,究竟人們該如何在科技以指數型高速起飛的年代,找到自己的定位及自我存在的價值?

我總和年輕人(包括自己的學生)說,在大學四年或整個求學階段,唯一要做的事,應該是找到自己的「才能」和「興趣」。

什麼是「才能」?什麼是「興趣」?兩者的分別又是什麼?我們很少討論這些。教育總是教我們回答問題、要我們讀書,讀書就是我們年輕時的唯一方向。事實上,在這個時代,弄清楚這兩者的意義和價值,某種程度上來說,比埋首苦讀要重要的多。

「才能」是你花一小時隨便做,不知怎的,就做得比別人努力做十小時還要好的事;「興趣」則是你很努力做了十小時,也許只等於別人隨便做一小時的成果,但你樂在其中,不計較得失,比別人快樂十倍。

分類
日日記-2012-03 書摘˙Books

[日日記] 倪匡日

昨天老爸帶著拿去影印店彩印出來的博士畢業證書–不只彩色還加框!–全家回台中去掃墓。我也帶著新買的 The new iPad ,一路上因緣際會地去了好讀網,抓了本倪匡來回味回味,因為該網站真好,不僅資料完整,而且 ePub 檔案格式還可以從 iPad 點開來直接匯入到 iBooks 裡頭作閱讀。

分類
書摘˙Books

[書摘] 讀 陳寅恪與傅斯年 後

開始有些後悔太早推薦此書。
簡言之,這本書畢竟還是對岸出品,
原先隱隱期待它以公平考證的方式將那一段時日的經過攤開來說,
沒想到,真正被攤開來的只到國共內戰之前,舉國抗日的那一段,
後來只要牽扯到了共產黨,或是國民黨,也還是不免在一些小處透了點語氣上的偏頗。
此書前半我認為是此生必看,
中段,有些章節其實不會人人適讀、愛讀,
後段則雖比起前段感動我處較少,但還是有些好句子讓我體悟許多新的事理。
我舉一例:
小時候我們都知道莊子說,也知莊子說了什麼,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
此一句無論你乍看或像這樣被我逼著看,怎樣看都不會有感覺,
但當手中握著厚厚一本「陳寅恪與傅斯年」,
讀到最後書裡說陳寅恪雖一再被儒林學者們喻為五百年來僅有一位大師,其為人卻謙遜從不自謂大師,又加之前些章節寫了他晚景的淒涼遭遇,
此時,
作者再引此一莊子名句「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
來說明和解釋陳寅恪雖實為大師卻從不自稱大師的心理,
霎時之間,我在句裡所看見的風景、讀見的意喻之寬闊,不可言喻,
和原先對此句的印象,差了十萬八千里。
在這一點上,我有個小感觸 –
要讓孩子不學古文,絕對是個錯誤的決定。
學古文絕不是要學古或者是學文,而是讓孩子學那裡頭的意思,
而要怎麼樣讓人見其文又見其意,或許我讀書時所有感,就是一個可以努力或嘗試的方向?

分類
書摘˙Books

[書摘] 讀 陳寅恪與傅斯年 中

陳寅恪與傅斯年,未畢,但覺高潮迭起、笑中帶淚,忍不住先推,餘下待閱畢後再談。

分類
書摘˙Books 薄小說˙lepto Fiction 雜感˙Other Think

[書摘] 村上春樹1Q84進一步讀後。

跟上一篇一樣,
如果還沒讀過的人,除了你不想讀的,
否則,請讀完了再點進去。

分類
書摘˙Books 薄小說˙lepto Fiction 雜感˙Other Think

[書摘] 村上春樹1Q84讀後。

老樣子,
還沒讀,又不想在讀完之前前被誰影響的人,
就之後再來吧。
畢竟要不講出什麼來的講讀後,有點難吧。

分類
書摘˙Books 純推˙Puuush

[書摘] 學習的王道. The ART of Learning: a journey in the pursuit of excellence

http://www.dab.idv.tw/amfphp/services/0.59814100 1255359387.jpg
原先只是想說睡前抽一本書來讀讀,怎麼也沒想到竟然一口氣讀完了。
什麼樣的人可以同時是西洋棋王又是太極拳世界冠軍? 「學習的王道」這本書的作者便是。

分類
書摘˙Books

[書摘] 完美先生達爾文讀後

『150年前,他的對手是上帝』

看到書腰上寫著這樣一句話,便知道這本書我大概是非買不可了。我的個性裡頭有個缺點,就是有那麼一點點地喜歡為了反對而反對。更嚴格講,其實是只要有了任何人定上了某條規則,我大多時候都會不論那規則是對是錯,先反對了再說。

以我這樣的個性,看見竟然有人的對手是上帝,不僅這個對戰的情況是成立的,而且他最後還甚至贏得了初步的勝利。那就是達爾文。

分類
日日記˙2009˙07 書摘˙Books 薄小說˙lepto Fiction

[書摘] 聽風的歌讀後

看完村上春樹據說再版第四次的「聽風的歌」。
被其書後所附的作品年表裡頭,「海邊的卡夫卡」所列在的年代引起了些許感觸。
原來「海邊的卡夫卡」是在二OO二年寫的啊(臺灣於二OO三年出版)
我好像應該是在二OO六年至O七年左右才買來看的吧,
看了以後覺得很喜歡,喜歡主角,也喜歡裡面的石頭的故事,
之後也才開始重新看起村上的書,所謂的重新,是因為國中時曾經誤觸「挪威的森林」,
還記得,當時讀完的想法是,那是一本「關於精神病不斷的在男女之間傳染的那樣一個故事」。

分類
書摘˙Books

[書摘] 課長島耕作 系列…

http://www.dab.idv.tw/amfphp/services/0.38516200 1222981883.jpg
最近正在看 弘兼憲史課長島耕作 的系列作品。
雖然我是個老派的人,不過這部1993年就登場的經典漫畫(也是很老派)我卻一直沒有看過。我的兩個朋友東展以及小宋給了我的意見分別是:
「看到最後,還是只有課長系列最好看」,以及
「根本就是『課長搞跟做』,只要一直搞一直做就可以升官,哪有這種的。」
不過這畢竟是新任日本首相麻生太郎都在看的漫畫,葛博士不落首相後,「課長」系列的17集總算閱畢, 目前平均一集閱讀時間為 15~20 分鐘,接下來繼續挑戰「部長」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