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下今天 iTunes 第一天開放台灣用戶購買數位音樂,然後價格出包事件(我簡稱「20元事件」)發生後我所買的音樂。
將近三百首好歌,不到200元新台幣!可惜張雨生的沒有特價20元… 嗚嗚
速記一下有趣的地方:
一張鄧麗君1985年精選輯 20元,王菲的天空專輯20元,說真的,夜市就算有這些專輯丟在地上,賣你20,都不見得有人搶購,但放到數位平台,我們這些低頭族就是瘋了,瘋狂搶購。這點價值觀的差異很有趣。
以前DELL標錯價,大家都會問,會不會出貨會不會出貨,但這次是數位商品,一標錯價,貨就已經出了。所以大家完全就是瘋狂的買。
當搜尋到某些20元想買的專輯,點下去發現已經改了價格不能買了,那種挫折感真是極其強烈啊。
第一次體驗到買CD,買音樂,買數位商品點到手軟的感覺。
也第一次體驗到與其花時間試聽,還不如買回家慢慢聽的感覺。當我在聽 Bill Evans 的某張標錯價 Trio 精選輯,裡面大概有好幾十首歌,點了一兩首來聽覺得不錯,但聽到第二首的時候,我發現每一首歌的單價是20元,整張專輯幾十首歌標錯價的價錢也是20元,瞬間突然醒悟,突然發覺,我每多試聽一首歌,都是在浪費我的時間,在削弱那20元超划算價格的划算程度。所以就瞬間又點下去買了。
APPLE 這次不是「破壞式創新」而是「創新式破壞」了。值得在歷史上記下一筆。
最後,聽說這次的標錯價,甚至有那種 Michael Jackson 大全集也只要20元的錯誤,最後都改回去了,但有些例如王菲的天空一首歌20,一張專輯卻只要60元,卻是沒改回去,整個來看,這究竟是陰謀還是創新,抑或只是個美麗的錯誤?或許真的要專家座談,或是APPLE自己自爆揭露才能夠知道的了。
在〈[雜感] 蘋果 iTunes App Store 20元事件之我見〉中有 2 則留言
已經不是破壞了 是崩壞 XD..
沒趕上,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