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雜事˙Other Thing 雜感˙Other Think

我們都不懂國民年金,但我要說的是…

正在負責這項政策的朋友稍了封信過來,希望我可以替國民年金(簡稱–國保)說幾句話…

http://1.blog.xuite.net/1/2/d/6/10225308/blog_126342/txt/16512630/5.png
當然,不是只有這樣。(怎麼會有這種圖片在網路上啊…XD)

村上春樹說,雞蛋和高牆,他要永遠站在雞蛋這一方,而國民年金的議題,政府好像經常是一顆雞蛋,無論怎麼樣解釋,怎麼試圖迴避,似乎都還是有堵高牆橫亙– 很多人,還是不想繳錢。

我知道這是個很複雜的問題,開始蒐集資料後,更加了解到這是個比我所理解的複雜–還要更複雜的事。保險本身就是複雜的(否則保險公司怎麼賺錢?),而社會福利又是一個更複雜的事情。

如果國保是一項社會福利政策,那它(國民年金)會不會讓你賺很大?不會,也不應該會,但有可能會。

假若國保是個社會福利政策,那它第一優先要照顧的,就不會是我或我們這些一般狀態下的人,而是年老無依或意外身故的弱勢的人(或其家人),在這種情形下,我們每個月繳出去的幾百元,其實本來就不會立即賺在我們身上,而是提撥出去用來照顧當下比我們更需要這筆幫助(其實就是錢)的人。如果一個社會福利政策,讓我們賺很多,政府虧很大,那提出這項政策的人才真的該打。

你或許會說,那我為什麼好好的沒事要拿錢出去照顧這些素不相識的人?

嗯,這就是我剛剛所說,社會福利是個複雜的問題所在。低收入的原住民為何年輕時不好好工作存錢?孤苦無依的老人為何不在年輕的時候結婚生子讓自己在老了以後有人來照顧?意外身故的人為什麼不平時就多燒香拜拜或向購買商業保險來免除親人的負擔?我在這裡,並不打算解釋或討論這些,我只想講一個很簡單的想法,我們之所以是個民主進步、豐衣足食的國家,相比過去的貴族世家、莊園社會,其中一個很大的差異就在於社會福利的建設,政府透過(可能是強勢的)社會福利政策來照顧社會上的弱勢族群,處在一種中間人的角色,讓有能力的人可以貢獻出一些能力來照顧沒有能力的人。我覺得這是必要的。

更何況,我們自己在未來幾十年的某一時某一刻,很可能也會突然變為需要照顧的那一種人,因此在年輕的時候,好像實在沒什麼立場反對這種全民保險的制度,因為我們隨時也可能有機會變成這種制度的(最大)受益人,雖然你其實不會想要這樣。就如同各種保險的共通性– 大部分的保險就是設計成讓你最賺的時刻,就是你最不希望成真的時刻。總之,在國保政策上,我對整體性沒什麼疑義,而這項信任,是建立在「如果國民年金是一項社會福利政策」上。其次,才是細節。

而國民年金真的是社會福利政策嗎?社會福利政策真的一定只能用在福利,政府不可以偷偷把錢先拿去做其他事情(例如投資)?國保基金裡的錢真的原封不動地放在那邊還是說其實已經被先拿去日本賑災了呢?我們真的一定要支持社會福利政策而不能反對嗎?政府要虧多少、不能虧多少、賺多少或是不能賺多少才算是真正公義的社會福利政策?這些問題的答案,我通通都不知道,也沒有能力討論。

可能是雞蛋

正如我的標題所說,這個世界不太可能存在一個能夠讓一個人簡單理解或者用一篇文章就能解釋得清楚的保險,我們都不太懂,是很正常的,而社會福利政策;對我而言,更是一個不可以簡單理解或是簡單文章解釋的東西。所以,接著我能為這顆”可能是雞蛋”所做的,替它經常被誤解或是容易被忽略的地方,稍作解釋或討論而已了。

1. 每個人的保費都已經打過折扣(直接下殺六折!)

保險本來就不應該是繳100塊有機會拿回100塊的生意,而應該是繳100塊有機會拿回200塊的事情。只是說,拿回200塊的情況你會很不希望發生而已。而國保的情況是,因為是非商業保險,所以政府承擔的風險或曝險機會能夠高一些,它可以稍微再不賺一點,所以,我們所獲得的,很可能就是繳60塊、50塊、30塊,甚至不繳半毛錢也能享受到拿回200塊錢的機會。

2. 國保對擁有低收入戶資格的人補助100%的保費。

也就是說,根據資料,每年有上萬人可以不用繳任何費用就能領取國民年金。如前所述,這沒什麼好細細深究的(這些低收入戶年輕時候為何不努力工作云云),也不用去質疑為何你有這個義務要照顧他們。除非你願意回到過去的貴族莊園時代,否則政府拿錢去照顧弱勢,是天經地義的事,而政府的錢哪裡來?當然是從我們這裡來。每個月花幾百塊,先去照顧上萬個可憐的人,以後當自己不小心也變可憐了,或者是老了想過更好的生活,也都可以被自己的錢給照顧到,沒什麼不好。

3. 不繳保費,”應該”不會懲罰配偶;如果惡意不繳保費,才會懲罰配偶。

這點其實我不太確定,但網路上看到有許多人在公幹這件事,說什麼結了婚,不繳保費,就會懲罰配偶。不過,勞保局似乎有過回應,說是一般情形下,不繳保費,就只是消極的拒保,政府會催促你,但也不能拿你怎樣,你最糟最糟的結果,就是不小心變可憐的時候,沒辦法獲得國民年金的幫助(然而這當然也不會是政府希望發生的事,在最理想的狀態下,政府應該會希望所有的人民都不可憐,才對);真正會被懲罰的情況,是你的配偶只靠你養,而你又”故意”不替他繳保費,才會動用到國保當中關於懲罰配偶的條例。

4. 調高保費多收一些錢,但也會多拿一些去照顧弱勢。

下個月一號,也就是100年的4/1,政府將會調漲0.5%的保費(每個月最多再多繳個50幾塊),這對大家來說,或許即將成為幹樵國保政策的一個好話題。我不太能夠理解,如果去年年底國保基金還有盈餘新台幣789億元,而接下來每年應該也還是會有保費入帳,何以支出的速度會如此之快,快到民國107年就會出現虧損!?這如果是真的,那要不是一開始的精算師沒有把數字算好,就是沒有把不願意繳保費的比例風險算進去。如果一開始就有估計到四成民眾不願繳費,那何來107年就會虧損?好歹精算個10年不出問題才叫精算吧?而如果我目前所找到的資料當中,唯一能夠替這顆雞蛋緩頰的,是”內政部常務次長曾中明強調,政府對弱勢族群的照顧不會因此減少,配合社會救助法修正,7月起免繳保費的低收入戶被保險人將從目前的5.1萬人增加為5.5萬人。對於所得未達一定標準的保戶,政府也將由原本補助比率40%,提高補助比率為55%或70%。“,看起來是蠻能夠接受,多收這0.5%,會讓政府多收入40億,而其中的一部分(當然不是全部,否則豈不照虧不誤)提撥出來照顧更多需要照顧的人;只不過,我所找到的新聞當中,並沒有一個詳細的數字,來說明究竟有多少人會因為提高補助比例而受益,或許,在這一方面,政府也要有一些計算,才能夠比較容易說服大家。

結語

無論雞蛋再怎樣正義、可憐,總還是要擁有自我辯護的能力,至少,它要能夠經常證明自己是一顆雞蛋,才能夠吸引到更多擁有村上精神的人,替它說話。而國民年金的政策,到底是雞蛋還是高牆,我想就留給比我更懂得人來說明、討論了。

 

 

在〈我們都不懂國民年金,但我要說的是…〉中有 2 則留言

國民年金是一種社會保險,類似於一般商業儲蓄險
就是年輕時繳保費,等老年時每月領回一筆老年給付
當然中間如果發生意外至身心障礙或死亡時,也會有身障年金、喪葬給付及遺屬年金
所以國民年金其實是一種儲蓄的概念,並不是讓大家繳錢去照顧素不相識的人
而是透過集體分攤風險的概念,使個人於發生風險事故時可獲得保障
至於國民年金保險會不會讓你賺很大
如以領取老年年金計算,預估大約3年多即可回本

有關保險費率,因為社會保險與商業保險的財務處理方式不同
商業保險於規劃時即將保險之全部成本計算進去(即完全提存準備)
但社會保險因為有強制的性質,為減輕保費負擔
開辦時通常採較低之費率,並逐步微調,以達到世代移轉之目的(即部分提存準備)
國民年金4月1日要調整費率,並非因為107年會出現虧損
也不是因為4成未繳保費,因為不繳保費者,亦無法領給付
因為隨著時間的遞移,陸續有人年滿65歲,加入領取老年給付之行列
且國民年金可以按月領到死亡為止
隨著平均餘命不斷增加,保險給付也會不斷升高
國民年金法規定,國保基金應預存20年的給付需要
試想65歲的平均餘命約18.3年,預存20年的給付需求應算合理
接下來每年雖仍有保費收入,但仍須預存在保者未來的給付

另外調整費率所增加的收入,是作為每位被保險人未來的給付之用
也就是前面所說得儲蓄的概念
並非用來補助弱勢(補助弱勢保費的錢是由政府負擔,並非由全部被保險人出的)

我覺得一般人的看法會是:我繳的錢,先被拿去發給了65歲以上符合給付資格的人。
好像邏輯上也沒有錯?
雖然說是儲蓄,但並不是都放在那邊不動。大部分人如果自己儲蓄的話,或許想動用的時候(例如iPad2太吸引他)就可以領出來,不過將錢儲蓄在國家保險裡頭,會去想自己的錢先被用到哪裡了,好像也是很自然的事?

留言功能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