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推,81噗,1012次臉書分享,
「標題殺人」「瘋狂轉發」的最佳範例,莫過於這一篇了。
「你知道現在可以用BT下載一億個Facebook用戶帳號資料了嗎?」。
Friday, 不是我要打你槍,但隱私資料一旦設定為公開,那還能算是隱私資料嗎?
不是我在挑你語病,但我覺得這其實不是一個隱私的問題,這是一個「服務使用者」和「服務提供者」的資訊不對稱問題。Facebook至今唯一邪惡的地方,在於它提供了一個太方便的平台,和太不方便的隱私設定工具。
而你所提的那個芳名簿,我也不覺得有什麼不對,因為Facebook本來就是畢業紀念冊,本來就是聯絡簿啊,只不過,它現在壯大到變成全人類的人類聯絡簿而已,這樣有什麼不對嗎?
這件事情唯一讓我不爽的地方,只在於,我沒種退出這個人類至今可能是最大的跨越種族藩籬跨越時空界線的社群。我想MMDays也很難退出,因為今天你的這篇文章,很可能就是透過Facebook share才有辦法讓大家知道的,你看,這,不是很弔詭嗎?
月份: 2010 年 7 月
雖然活動已經過了,但小小書房所辦的這個活動裡提供的|研討會手冊下載|
我可是乖乖的看完了(雖然某些段落是速讀跳過)。我因為很愛看書,所以其實一直有在偷偷關心這個問題,也就是出版業的問題。
我一直都知道台灣的出版業有點畸形,或者說,對我來講,它的結構很神祕,
明明身邊都沒有什麼愛看書的朋友,可是為什麼誠品可以一間一間開,而且開得又大又漂亮(這答案在文件裡頭找到了),
現在身在科技產業、網路浪潮中,也一直持續關心電子出版的現況,
所以,看到這個小小書房所弄的研討會,雖然錯過了,但也是很想認真的去給它了解一下。
看完這份文件長達99頁的文件,
感想是,
嗯,的確是有問題,
不過,這個解法真的是正確的嗎?
雖然看完落落長的論文,似乎證明了從價格上面動手好像是對的,好像是可行的,
可是真的這就是解決辦法嗎?
讓獨立書店,或者說,讓書店存活下來的理由是什麼?
我很喜歡誠品,我也喜歡政大書城,
不那麼喜歡二手書店,因為我是很怕有很多東西擺在我前面讓我選的人,
但我知道很多人喜歡二手書店,喜歡獨立書店,
但有沒有可能這些地方,就像以前的小雜貨店、柑仔店一樣,
雖然很多人喜歡,很多人以後會想要回味,
但時代過去了就真的過去了,
有沒有可能以後的現實就是書店變少了,書店品牌也減少了,
就現以前的小雜貨店、柑仔店變成現在的便利商店一樣,
要說立法保護小雜貨店、柑仔店或是用價格設定來維繫產業的生存,總覺得聽起來怪怪的。
不過,照我所分享的這份文件中所寫的,
或許書本的價值本來就不是像雜貨店中所賣的東西,書本並非日常用品,而是文化財產。
照這麼說來,我舉的小雜貨店和柑仔店的例子似乎就不那麼妥當了,
結語就是,我還是會持續關心這件事,有人想找我討論的當然歡迎:)
附註:
不喜歡文件中28頁「一人一信」的說法,有必要什麼事情都來個一人一信嗎?很難想像如果大家什麼事情都來個一人一信的世界會變成怎樣。
也不喜歡網頁裡面所說「請勿自行列印,愛護地球資源」的說法。我覺得有時候列印文件,就算浪費,也說不定得算是種必要之惡。列印出來的紙本,就是有它令人疼愛的地方,更何況,誰說我列印出來就不能轉手給別人閱讀?要推廣「紙本讀書」的團體,卻希望大家不要以紙張列印,以愛護地球資源,這樣不是很怪嗎?